公共必修课课程介绍
2011-01-13浏览(6495

1、《道德法律与人生》

 课程代码: M0007。课程总学时数:48。考核方式:考查

《道德法律与人生》课程是以教育部统编教材《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》为基础,为实现我院高素质、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所开设的思政教育课程。该课程以提高学生社会生活素质为目标,以行为养成为核心和项目教学为手段,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,引导学生解决如何幸福生活、如何有效学习、如何快乐工作、如何正确维权等问题。课程开设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认识自我、发展自我和适应社会的能力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、自我约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,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,使大学生自觉成长为“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纪律”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
 

2、《特色理论修养与人生》

 课程代码: M0008。课程总学时数:56。考核方式:考查

《特色理论修养与人生》课程是以教育部统编教材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为基础,为实现我院高素质、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所开设的思政教育课程。该课程以提高学生社会生活素质为目标,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线索,以特色理论体系与高职生社会化成长的关系为重点,提高高职生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,增强高职生对中国当代社会实际问题的认知力,引导高职生具备符合特色国情的社会适应力与职业发展力。

 

3、《形势政策与人生》

课程代码: M0009。课程总学时数:32。考核方式:考查

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。《形势政策与人生》课程作为基于社会生活过程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,以提高学生社会生活素质为目标,旨在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社会生活实际,通过还原国内、国际重大事件和矛盾,帮助学生深入地认识国情、认识世情,以及国内外重大经济、政治、文化关系,提高高职生认识、分析、判断形势的能力,认清自己所处时代的特点,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、国际胸怀世界眼光和职业情愫,增强投身改革开放事业创造美好未来的自信心与责任感。

 

4、《人文素质与社会生活》

 课程代码:M0010。课程总学时数:32。考核方式:考查

《人文素质与社会生活》是我院对学生进行社会生活素质教育的特色课程。该课程按照基于社会生活过程的原则,以典型社会生活情境设计学习情境,通过人文社科知识综述、礼仪礼貌常识介绍以及养生休闲、当家理财、传统习俗等环节设计,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知识素养,培育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,增强学生的全面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,使学生学会做人、学会生活。

 
 
进入编辑状态